1月10日,《大众日报》周末版以整版篇幅刊发我校胶东文化研究院刘凤鸣研究员的专访:《刘凤鸣:为“东方海上丝路”续航》。

在大陆东方的山东半岛,飘摇的木舟,朝着波澜跌宕的大海,开辟了另外一条承载中国文化的远航之路,这便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条从春秋时期就开辟出的古航道,却鲜为人知。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但作为丝绸之路源头和最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山东半岛并没有被列入考察名单。进入新世纪,刘凤鸣撰写出《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书,让山东半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初显。山东半岛与隔海相望的日韩交流史也逐渐清晰起来。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续航”。

2007年,《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书正式在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我校联合联合国泛丝绸之路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有关单位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我校李清山校长也在会上做了发言。齐国开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2009年7月,国家文物局已决定将古登州地区的蓬莱和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港口城市一起,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计划。

大众日报专访还提到,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院开展的“东方海上丝路”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山东半岛知名度,更好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而且可以增进中日韩三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拉动山东半岛沿海港口城市的品牌效应和旅游产业开发,打造山东开放新格局。”(党委宣传部 郑梅)